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October 202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公告

工作繁忙,无限期停止更新。

感谢每位到访的朋友!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家用电脑使用指南
暂停更新
搞笑图片(10P)
暴笑音乐flash
搞笑视频 看完就会唱Dragostea
NASA World Wind 1.3
feeddemon1.5的破解文件
硬盘分区及大小调整新手必读
GHOST 问答集锦
系统文件丢失与损坏的几个解决方法
计算机故障速查手册下载
免费网络硬盘大全
注意,病毒!
禁止139/445端口连接(images
电脑硬件维修手册下载
联想内部电脑维修手册(下载)
硬盘分区表损坏的应急处理
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的使
硬盘保修期网上查询方法
对《计算机启动更快的十五招 》一文的看法
电脑重启故障解析
2月份被黑最多的操作系统
电脑故障集(1)
电脑故障集(2)
电脑故障集(3)
电脑故障集(4)
电脑故障集(5)
电脑故障集(6)
电脑故障集(7)
[转贴]INTERNET上的音乐革命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光阴的故事
日志总数:43
评论数量:365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793657
建立时间:2005年2月16日




[电脑网络]电脑故障集(2)
电脑与网络

光阴的故事 发表于 2005/3/5 15:44:01

十六、电脑不能自动关机    有时我们把电脑关机,点击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或右击关闭计算机,机器确实运行了关机,但不一会机器又重新自动开机了。关了开,开了关,电脑永远关不了。    这一现象我遇到过一次,后来在大的网站上又看了许多求救贴子,我也向那些求救的朋友们发过贴子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故障的排除。    其实要排除这一故障是很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解决: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子项,在右边窗口中新建一个"字符串值",命名为"FastReboot",同时将"数值数据"设为0即可。     电脑显示模糊不清的排除    我的电脑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刚开始时屏幕字体显示还比较清楚,运行一段时间后则字体越来越模糊,运行更长一些其字体几乎不能辨认。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出在显示器上。专业上成为“散焦”。    排除方法是:打开显示器后盖,找到显示器后面平排的两个电位器(即聚焦和对比度),用微型一字解刀进行调节,这时你会发现屏幕字体随着解刀的调节会越来越清楚,直至满意为止。不过排除这一故障需注意四点:    一.是新的显示器聚焦和对比度在前面板中,老的在后面板中;    二.是调节时需带电操作,要十分小心,以防显示器内高压伤人;    三.是有时故障不一定出在电位器上,或内部灰尘积存太多,导致电路接触不良;    四.是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产品寿命周期已过。      开机后出现关机故障的排除    开机进入系统时,电脑又出现了"你现在可以安全地关机了"。这一故障现象一般是出在系统文件VMM32.VXD的损坏或找不到上。    排除方法是:进入DOS环境,从别的电脑拷贝一个VMM32.VXD文件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重新开机则故障排除。     电脑运行较慢的故障排除    有时电脑升级了,系统运行反而越来越慢,好似被人在远处控制着电脑那样。    其实这一问题是各种自动加载的小程序在作怪,对此我们可以视情来选择一些自动加载的小程序来运行电脑。    方法是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在系统信息中,点击"工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即可来完成调节的目的。      电脑启动时间较长的故障排除    电脑启动有时真的是很长很长,让人等得实在不耐烦。    分析原因主要有:    一.是自启动选项太多,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    二.是磁盘出现坏道也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    三.是电脑感染病毒也会影响系统的启动速度。    排除方法:    一.是检查Autoexec.bat文件,看有没有较耗时的DOS程序命令行,如有则按需取舍;    二.是查看Win.ini、System.ini和注册表中的启动选项,也按需取舍; 三.是检查电脑有否病毒感染,如有则排除;四是检查磁盘有否故障。方法是全面扫描磁盘,检查硬盘是否有坏道;接着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消除磁盘碎片;最后运行磁盘清理程序,清除垃圾文件腾出磁盘空间。至此,一般来说故障得以排除。      电脑关机时间太长故障排除    在执行"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命令后,电脑长时停在"正在关机"的画面上。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较多,如关闭系统功能所对应的声音文件损坏、快速关机功能存在冲突、电源管理功能存在冲突等等。    解决的办法:    一.是利用"控制板"中的"声音"选项取消"关闭系统"所对应的声音文件。重启后看是否它的问题;    二.是启动Windoes98的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信息/工具/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常规"标签中的"高级"按钮,打开"高级疑难解答设置"对话框,复选"禁用快速关机"选项取消系统的快速关机功能。重启,看是否它的问题;    三.是按Win+组合键,打开"系统属性"设备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中展开"系统设备"分支,双击"高级电源管理支持"项,打开"高级电源管理支持属性"设置框,复选"常规"标签中的"在此硬件配置文件中禁用"选项,关闭高级电源管理功能。重启后故障一般能得到解决。      由CPU超频导致电脑蓝屏的故障排除    电脑出现蓝屏一般是在夏天所至,原因是由CPU超频所导致。    CPU在RAM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RAM与硬盘交换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构成CPU等电子元件材料的指标参数也发生微妙变化,加剧了在RAM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需要数据的情况,这样就肢出现"异常错误",必须低频率,使CPU工作在规定的正常频率,同时使用"降温"软件,清扫CPU风扇等。 硬盘空间太小或碎片太多导致蓝屏幕的故障    排除方法:    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磁盘碎片整理,同时要注意保持硬盘乘余空间的大小,保证一定的预留,防止蓝屏幕故障的产生。      启动程序过多导致蓝屏的故障    Windows98使用中打开多个程序的窗口,突然出现蓝屏。    解决的方法一般不要使系统资源小于60%,超过了不要再启动新的程序、打开新的窗口,万一发生蓝屏,重启系统便恢复正常了。    也就是说,此故障主要是由于内存不足引起的。      元件与系统冲突导致蓝屏的故障    经常遇到由于声卡或显卡的设置冲突,导致蓝屏;其它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导致少数驱动程序产处异常。对于前者一般在"安全模式"中进行调整;对于后者一般在注册表中进行调整。      注册表错误导致蓝屏的故障    注册表只要有一点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电脑故障发生,也会出现蓝屏,甚至可能引起系统崩溃。因此,在安装新软件等操作时预计到可能要引起变化的,应备份注册表。当然,硬件不兼容、BIOS设置不当等方面也都有可能导致蓝屏。      硬盘出现坏道的故障排除    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和物理坏道两种。    前者是对软件使用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后者是硬盘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    解决办法:    对于逻辑坏道,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扫描程序",对硬盘实行完全扫描,使之自动修正坏道。如不能进入Windows,可用启动盘启动电脑,在A:\>后键入Scandisk C,对硬盘进行扫描和修复。如都不行可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能正常进行的话,则坏道应该得到修复。    对于物理坏道,可对硬盘进行扫描,如坏道存在时,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标出,记录坏道所处的位置,退出扫描程序,键入分区命令,将坏道单独划分一区,完成全部分区后,将有坏道划区删除,激活主分区,退出重启即可。不过此方法只能是暂时的过渡。 十七、电脑死机,声卡之过  最近一个朋友朋友准备为自己添置一台电脑作为日常学习的使用,但苦于无钱,只有去二手市场淘了一套二手多媒体电脑的配件,由于他乃一届菜鸟,在配件选购完毕后请帮他搞定这台机器。海鳗至今装机无数:),这还不是小菜一碟?便一口答应下来。顺利的安装过程   装机过程非常顺利,一会功夫便把所有硬件装配完毕,接下去便是装软件了,由于硬盘也是二手货,硬盘上本来就装有DOS操作系统,朋友还有许多DOS下的老游戏要玩,所以便要我装上声卡的驱动程序,当然没问题啦,安装一切顺利,声卡在海鳗妙手安装驱动支持下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全部搞定,海鳗开始自我陶醉起来:“高手就是高手,在我面前电脑哪敢出问题呀。”问题出现了   接下来开始安装windows98,随手就拿出了平时已经装过(X+N)遍的WINDOWS98安装光盘为他安装,一顿饭的功夫安装完毕,全部搞定,重新启动,准备收拾收拾工具抬腿走人喽,正当海鳗认为大功告成的时候,朋友叫到:“怎么死机了?”海鳗回头一看,咦,真的死机了。怀疑感染病毒没关系,windows的臭虫一大堆,死机很正常啦,重新启动,还是死机,病毒,一定是计算机病毒,这还能难倒我吗?拿出大名鼎鼎的kv300,咦?怎么没有找到病毒呢?没关系,咱们还有金山毒霸呢,再杀,还是没有病毒,这下海鳗真是冷汗直冒,连台二手电脑都搞不定,以后还怎么在珠江路上混呀。 还是不成.硬件是否有问题   软的不行来硬的,首先最小化电脑配置,开启电脑,随着硬盘的读写,很顺利的就进入了windows中,看来故障基本可以断定出现在硬件上,接着一个一个的添加硬件,当添加到声卡的时候,死机现象又出现了,难道朋友买了一块坏声卡?可是购买的时候还特意试了一下很正常呀,为了检验声卡是否真的坏了,海鳗迅速的拿着声卡骑上自行车回家测试,随着驱动安装完毕进入windows后发出悦耳的声音之后,海鳗的心也随之下沉,为什么我的电脑上能用而在他电脑上就不能使用呢,咦,鲨鱼不是老说许多VIA芯片的主板与声卡冲突吗?难道朋友的主板也是VIA芯片的与声卡冲突(海鳗心中不自觉的把问题全部推在了VIA芯片上面)?于是带着声卡再次来到他家,对他说,可能你用的VIA芯片的主板和这块声卡冲突,看来你只有换一块声卡了(海鳗心中暗想,呵呵,这下好了,硬件的问题可不关我的事了)。他说了一句话差点让海鳗喷饭:“我的主板是INTEL芯片的呀。”(海鳗:我倒!)唉INTEL芯片至今好像还没听说和声卡冲突的呀。 硬件是好的,改变声卡中断设置,ok!   硬的不行,看来咱们还是只有从软的下手了。和硬件有关的有哪些软件呢?驱动还有……中断,对,就是中断,从头至尾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硬件的冲突可能会造成死机,在dos下进入声卡的驱动程序内把声卡的中断地址改到了一些空闲地址后,再次启动计算机,随着悦耳的“当”声(虽然这个声音并不好听,不过这时候海鳗听来却是全世界最美了音乐了),电脑果然非常顺利的启动了,至此整个电脑的安装也全部的完成啦。原因分析:   从安装过程中的故障来看,原因就是windows安装以后自动分配的中断地址恰好与声卡的中断地址冲突,造成了死机现象的发生。往往非常不易察觉的问题会给人造成另一种假象,解决起来就会更加的困难,海鳗写出来只是提醒大家,遇到内似的问题不妨看一看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故障原因,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十八、电脑死机的四大原因分析在电脑故障现象中,死机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同时也是难于找到原因的故障之 一。根据电脑死机发生时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四大类:①开机过程中出现死机:在启动计算机时,只听到硬盘自检声而看不到屏幕显示,或干脆在开机自检时发出鸣叫声但计算机不工作、或在开机自检时出现错误提示等;②在启动计算机操作系统时发生死机:屏幕显示计算机自检通过,但在装入操作系统时,计算机出现死机的情况;③在使用一些应用程序过程中出现死机:计算机一直都运行良好,只在执行某些应用程序时出现死机的情况;④退出操作系统时出现死机:就是在退出Win98等系统或返回DOS状态时出现死机。由干在"死机"状态下无法用软件或工具对系统进行诊断,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难度。死机的一般表现有:系统不能启动、显示黑屏、显示"凝固"、键盘不能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死机的原因大概有千千万万种,但只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电脑硬件引起的;二、是软件设计不完善或与系统和系统其它正在运行的程序发生冲突。在硬件方面,祸首就是近来在电脑DIY界流行的"超频'一-让CPU工作在额定运行频率以外的时钟频率上,CPU处于超额工作状态,出现死机就不奇怪了;其次一个原因是某个硬件过热,或者硬件资源冲突。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硬件方面的原因。在软件方面,因为软件原因而造成的死机在电脑中几乎占了大多数(超频了的电脑除外)。在Windows9x系列中使用了16位和32位混合的内核模式,因此安全性很低,因程序内存冲突而死机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遇到死机故障后一般的检查处理方法。1、排除病毒感染引起的死机现象。用无毒干净的系统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KILL,AV95、SCAN等防病毒软件的最新版本对硬盘进行检查,确保电脑安全,排除因病毒引起的死机现象。 另外,如果在杀毒后引起了死机现象,这多半是因为病毒破坏了系统文件、应用程序及关键的数据文件,或是杀毒软件在消除病毒的同时对正常的文件进行了误操作,破坏了正常文件的结构。碰到这类问题,只能将被损坏(即运行时引起死机)的系统或软件重装。2、软件安装、配置问题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与排除。首先,如果是在软件安装过程中死机,则可能是系统某些配置与安装的软件冲突。这些配置包括系统BIOS设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置、WIN.INI、SYSTEM.INI的设置以及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和内存驻留程序的设置。可以试着修改上述设置项。对BIOS可以取其默认设置,如"LOAD SETUP DEFAULT"和"LOAD BIOS DEFAULT";对CONFIG.SYS和AUTOEXEC.BAT则可以在启动时按F5跳过系统配置文件或按F8逐步选择执行以及逐项改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配置(尤其是EMM386中关于EMS、XMS的配置情况)来判断硬件与安装程序什么地方发生了冲突,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和内存驻留程序则可以通过不装载它们的方法来避免冲突。其次,如果是在软件安装后发生了死机,则是安装好的程序与系统发生冲突。一般的做法是恢复系统在安装前的各项配置,然后分析安装程序新装入部分使用的资源和可能发生的冲突,逐步排除故障原因。删除新安装程序也是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3、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死机现象来分析。 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死机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致命性死机,即系统自检过程未完成就死机,一般系统不给出提示。对此可以根据开机自检时致命性错误列表的情况,再结合其它方法对故障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二、是非致命性死机,在自检过程中或自检完成后死机,但系统给出声音、文字等提示信息。可以根据开机自检时非致命性错误代码表和开机自检时鸣笛音响对应的错误代码表来检查;开机自检时鸣笛音响对应的错误代码表中所列的情况是对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作重点检查,但也不能忽略相关部件的检查,因为相当多的故障并不是由提示信息指出的部件直接引起,而常常由相关部件故障引发。4、因使用、维护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与排除。 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因为使用、维护不当而引起死机,尤其是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后常会出现此类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积尘导致系统死机:灰尘是电脑的大敌。过多的灰尘附着在CPU、芯片、风扇的表面会导致这些元件散热不良,电路印刷板上的灰尘在潮湿的环境中常常导致短路。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死机。 具体处理方法可以用毛刷将灰尘扫去,或用棉签沾无水酒精清洗积尘元件。注意不要将毛刷和棉签的毛、棉留在电路板和元件上而成为新的死机故障源。二、是部件受潮:长时间不使用电脑,会导致部分元件受潮而不能正常使用。可用电吹风的低热挡均匀对受潮元件"烘干"。注意不可对元件一部分加热太久或温度太高,避免烤坏元件。三、是板卡、芯片引脚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将板卡、芯片拔出,用橡皮擦轻轻擦拭引脚表面去除氧化物,重新插入插座。四、是板卡、外设接口松动导致死机:仔细检查各I/O插槽插接是否正确,各外设接口接触是否良好,线缆连接是否正常。5、因系统配置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系统配置与电脑硬件设备和系统BIOS、主板上跳线开关设置密切相关,常见的死机故障原因有: (1)主频设置不当:此类故障主要有CPU主频跳线开关设置错误、Remark的CPU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超频使用CPU,或CPU性能不良死机。(2)内存条参数设置不当:此类故障主要有内存条设置错误和Remark内存条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3)CACHE参数设置不当:此类故障主要有CHCHE设置错误、RemarkCACHE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 (4)CMOS参数被破坏:频繁修改CMOS参数,或病毒对CMOS参数的破坏,常常会导致CMOS参数混乱而很难恢复。可以采用对CMOS放电的方法并采用系统BIOS默认设置值重新设定CMOS参数。CMOS的放电方法可参照主板说明书进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重设CMOS参数后,还必须对硬盘杀毒。6、硬件安装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与排除。硬件外设安装过程中的疏忽常常导致莫名其妙的死机,而且这一现象往往在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才逐步显露出来,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1)部件安装不到位、插接松动、连线不正确引起的死机,显示卡与I/0插槽接触不良常常引起显示方面的死机故障,如"黑屏",内存条、CACHE与插槽插接松动则常常引起程序运行中死机、甚至系统不能启动,其它板卡与插槽(插座)的接触问题也常常引起各种死机现象。要排除这些故障,只须将相应板卡、芯片用手摁紧、或从插槽(插座)上拔下重新安装。如果有空闲插槽(插座),也可将该部件换一个插槽(插座)安装以解决接触问题。线缆连接不正确有时也会引发死机故障。(2)安装不当导致部件变形、损坏引起的死机口径不正确、长度不恰当的螺钉常常导致部件安装孔损坏,螺钉接触到部件内部电路引起短路导致死机,不规格的主板、零部件或不规范的安装步骤常常引起机箱、主板、板卡外形上的变异因而挤压该部件内部元件导致局部短路、内部元件损坏从而发生莫名其妙的死机。如果只是电脑部件外观变形,可以通过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更换符合规格的零部件来解决;如果已经导致内部元件损坏,则只能更换新的零部件了。7、硬件质量问题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与排除。一般说来,电脑产品都是国际大厂商按照国际标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部件不良率是很低的。但是高利润的诱惑使许多非法厂商对电脑标准零部件改头换面、进行改频、重新标记(Remark)、以次充好甚至将废品、次品当作正品出售,导致这些"超水平"发挥的产品性能不稳定,环境略有不适或使用时间稍长就会频繁发生故障。尤其是CPU、内存条、主板等核心部件及其相关产品的品质不良,是导致无原因死机的主要故障源。应着重检查以下部件: (1)CPU。CPU是被假冒得最多也是极容易导致死机的部件。被Remark的CPU在低温、短时间使用时一切正常,但只要在连续高温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其死机弊端就很容易暴露。使用Windows、3DS等对CPU特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比DOS等简单软件更能发现CPU的问题。如需确认是否为此故确认是否为此故障可参照说明书将CPU主频跳低1到2个档次使用,比如将166降为150、133或120使用。如果死机现象大幅度减少或消失,就可以判断是CPU有问题。也可以用交换法,更换同型号的正常CPU,如果不再死机一般可以断定是CPU的问题。有些用户喜欢把CPU超频使用以获得高速的性能,这也是常导致计算机死机的原因。一般将CPU跳回原频率就能解决死机问题。(2)内存条。内存条常常被做的手脚有:速度标记被更改,如:70ns被Remark为60ns,非奇偶校验冒充奇偶校验内存,非EDO内存冒充EDO内存,劣质内存条冒充好内存条。在BIOS中将内存条读写时间适当增加(如:从60ns升为70ns),如果死机消失可以断定是内存条速度问题。如果是内存本身的质量问题,只有更换新的内存条才能解决。(3)主板。一般主板的故障常常是最先考虑然而却是要到最后才能确定的。除了印刷板上的飞线、断线和主板上元件被烧焦、主板受挤压变形、主板与机箱短路等明显的现象外,主板本身的故障只有在确认了主板上所有零部件正常(将你的板卡、CPU、内存条等配件拿到好的主板上使用正常,而别人使用正常的板卡、器件插到你的主板上就不能正常运行)时才能判断是否是主板故障,如果更换了好的同型号主板死机依然存在、则可能是该主板与某个零部件不兼容。要么更换兼容的其它型号的主板、要么只能用拔插法依次测试各板卡、芯片,找出不兼容的零部件更换之。(4)电源、风扇、机箱等。劣质电源、电源线缆故障、电源插接松动、电源电压不稳都是引起不明原因死机的罪魁祸首。CPU风扇、电源风扇转动不正常、风扇功率不足则会引起CPU和机箱内"产热大户"元件散热不良因而引起死机。 8、系统黑屏故障的排除。系统死机故障多半表现为黑屏(即显示器屏幕上无任何显示)、这类故障与显示器、显示卡关系很密切,同时系统主板、CPU、CACHE、内存条,电源等部件的故障也能导致黑屏。系统黑屏死机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如下:(1)排除"假"黑屏:检查显示器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显示器与主机上显示卡的数据连线是否连接好、连接摇头是否松动,看是否是因为这些因素而引起的黑屏。另外,应该动一下鼠标或按一下键盘看屏幕是否恢复正常。因为黑屏也可能是因为设置了节能模式(可在BIOS设置中查看和修改)而出现的假死机。(2)在黑屏的同时系统其它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启动时软/硬盘驱动器自检是否通过、键盘按键是否有反应等。可以通过交换法用一台好的显示器接在主机上测试、如果只是显示器黑屏而其它部分正常,则只是显示器出了问题,这仍是一种假死机现象。(3)黑屏发生在系统开机自检期间,请参见第四步。(4)黑屏发生在显示驱动程序安装或显示模式设置期间,显然是选择了显示系统不能支持的模式,应选择一种较基本的显示方式。如:Windows下设置显示模式后黑屏或花屏,则应在DOS下运行Windows目录下的SETUP.EXE程序选择标准VGA显示方式。(5)检查显示卡与主板I/O插槽接触是否正常、可靠,必要时可以换一个I/O槽插入显示卡试试。(6)换一块已确认性能良好的同型号显示卡插入主机重新启动,若黑屏死机现象消除则是显示卡的问题。(7)换一块已确认性能良好的其它型号显示卡插入主机重新启动,若黑屏死机现象消除则是显示卡与主机不兼容,可以考虑更换显示卡或主板。(8)检查是否错误设置了系统的核心部件,如CPU的频率、内存条的读写时间、CACHE的刷新方式、主板的总线速率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黑屏死机。(9)检查主机内部各部件连线是否正确,有一些特殊的连线错误会导致黑屏死机。 十九、硬盘不能启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作为微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在微机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硬盘不能启动,则会使你陷于手忙脚乱之中,这里向你介绍几种"武器",专门对付硬盘不能启动的"顽症",你可得小心使用哟,不然,损伤了硬盘,白花花的银子可就白费了哟!   故障现象一:    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故障现象二:    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 Controller 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故障现象三: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故障现象四:    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故障现象五:    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信息。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综上所述,硬盘不能启动大都是由于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三个系统隐含文件出现错误导致的,因此平时要养成备份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的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二十、硬盘不启动的错误现象及解决方法  硬盘启动过程   在BIOS 自检确认所有的硬件(包括硬盘)连接正确后,硬盘开始启动,以启动分区装有Win98操作系统为例,其启动过程是:  (1)根据CMOS 设置的参数,硬盘将磁头定位在物理扇0柱0面1扇上,接着先后读取扇区结束标志55AAH、主引导记录MBR、硬盘分区表HDPT。  (2)根据硬盘分区表提供的数据,硬盘将磁头定位在活动分区(主DOS 引导分区)的引导扇区上(一般为物理扇0柱1面1扇),接着先后读取扇区结束标志55AAH、操作系统参数。     (3)根据操作系统参数,读取文件分配表FAT和两个隐含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   (4)根据config.sys,读取command.com,使电脑能够进入DOS 的实模式,启动基本成功。   (5)根据autoexec.bat,msdos.sys进一步配置Win98,并决定进入哪一种模式,如果进入窗口模式,还要根据user.dat,system.dat,win.ini ,system.ini 等读取相关文件,直到桌面最终出现,启动完毕   这里我只讨论前4步(因为关于第5步文章太多了)。为了能够挖掘出所有错误现象,我做了一次破坏性实验(初学者不宜模仿),实验如下: 让硬盘不启动   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因病毒、Bug、误操作等原因导致硬盘不启动的故障,总结归纳错误现象,当以后真的遇到硬盘不启动时,能积极应对。(总之一句话:危险我一个,幸福所有人^_^)。   2.实验环境:AWARD BIOS 4.51,一硬盘、一光驱都设成主盘(分别连在两个IDE数据线上),硬盘6.4GB(c,d,e,f 四个分区),c区安装可引导的Win98(FAT16)系统。   3.实验工具:诺顿(NU)8.0中文版的磁盘编辑器(DISKEDIT)     4.实验对象:    六种硬盘启动时的必须因素:    (1)物理连线   (2)CMOS 硬盘参数   (3)主引导扇区(包括主引导记录和硬盘分区表)  (4)主DOS 引导记录   (5)文件分配表   (6)三个启动文件。   5.实验之前的准备:   (1)备份要破坏的所有重要数据   (2)制作一张启动软盘       (3)把diskedit.exe,nlib200.rtl,chin16.fnt三个文件拷到该软盘中。      6.实验的简单过程:破坏某个要害因素→重新启动电脑→记录错误现象→恢复破坏→再破坏下 一个要害因素……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破坏完成最后一个。   7.实验结果:经过整理后,详见下一小节。   硬盘不启动的故障、原因和处理   (一)黑屏的故障原因:连接硬盘一端的数据线插反(主板一端不可能插反)   处理:将其重插(数据线上的红线与电源线的红线相邻)    (二)显示“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的故障原因:   (1)硬盘数据线、电源线两者至少有一个没插好   (2)硬盘跳线设成从盘,而CMOS 硬盘参数没做相应修改(仍然是主盘)       处理: * 将其插牢   * 重设CMOS 中的硬盘参数    (三)无提示信息的故障原因:   (1)CMOS 硬盘参数的某些数值设置错误   (2)主引导记录错误或丢失   (3)主DOS 引导记录第一个重要数据(每扇字节数)错误   (4)文件分配表FAT错误处理:      * 重设CMOS 中的硬盘参数    * 用FDISK /MBR命令恢复。  二十一、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一、显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二、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三、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 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四、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治疗方法: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    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五、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治疗方法: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六、显示:“HDD Controller Failure”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治疗方法: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七、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    治疗方法: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二十二、55种木马手工清除法  二十三、木马入侵的常用手法及避免木马入侵的方法   虽然木马程序千变万化,但正如一位木马组织的负责人所讲,大多数木马程序没有特别的功能,入侵的手法也差不多,只是以前有关木马程序的重复,只是改了个名而已,现在他们都要讲究效率,据说他们要杜绝重复开发,浪费资源。当然我们也只能讲讲以前的一些通用入侵手法,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木马的开发者,不可能有先知先觉。     1、在win.ini文件中加载  一般在win.ini文件中的[windwos]段中有如下加载项:    run= load= ,一般此两项为空。  如果你发现你的系统中的此两项加载了任何可疑的程序时,应特别当心,这时可根据其提供的源文件路径和功能进一步检查。我们知道这两项分别是用来当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和加载程序的,如果木马程序加载到这两个子项中之后,那么当你的系统启动后即可自动运行或加载了。当然也有可能你的系统之中确是需要加载某一程序,但你要知道这更是木马利用的好机会,它往往会在现有加载的程序文件名之后再加一个它自己的文件名或者参数,这个文件名也往往用你常见的文件,如command.exe、sys.com等来伪装。     2、在System.ini文件中加载  我们知道在系统信息文件system.ini中也有一个启动加载项,那就是在[BOOT]子项中的“Shell”项。  在这里木马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把本应是“Explorer”变成它自己的程序名,名称伪装成几乎与原来的一样,只需稍稍改"Explorer”的字母“l”改为数字“1”,或者把其中的“o”改为数字“0”,这些改变如果不仔细留意是很难被人发现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欺骗性。当然也有的木马不是这样做的,而是直接把“Explorer”改为别的什么名字,因为他知道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知道这里就一定是“Explorer”,或者在“Explorer”加上点什么东东,加上的那些东东肯定就是木马程序了。     3、修改注册表  如果经常研究注册表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注册表中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启动加载项目的,编制木马程序的高手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况且他们知道注册表中更安全,因为会看注册表的人更少。事实上,只要是”Run\Run-\RunOnce\RunOnceEx\ RunServices \RunServices-\RunServicesOnce 等都是木马程序加载的入口,如[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Run或\RunOnce[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或Run-或RunOnce或RunOnceEx或RunServices或RunServices-或RunServicesOnce。  你只要按照其指定的源文件路径一路查过去,并具体研究一下它在你系统这中的作用就不难发现这些键值的作用了,不过同样要注意木马的欺骗性,它可是最善于伪装自己呵!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些键值项中是否有类似netspy.exe、空格、.exe或其它可疑的文件名,如有则立即删除。    4、修改文件打开关联  木马程序发展到了今天,他们发现以上的那些老招式不灵了,为了更加隐蔽自己,他们所采用隐蔽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了(不过这也是万物的生存之道,你说呢?),它们采用修改文件打开关联来达到加载的目的,当你打开了一个已修改了打开关联的文件时,木马也就开始了它的运作,如冰河木马就是利用文本文件(.txt)这个最常见,但又最不引人注目的文件格式关联来加载自己,当有人打开文本文件时就自动加载了冰河木马。  修改关联的途经还是选择了注册表的修改,它主要选择的是文件格式中的“打开”、“编辑”、“打印”项目,如冰河木马.  如果感染了冰河木马病毒则在[HKEY_CLASSES_ROOT\txtfile\shell\open\command]中的键值不是“c:\windows\notepad.exe %1”,而是改为“syXXXplr.exe %1”。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木马入侵方式,如果发现了我们当然是立即对其删除,并要立即与网络断开,切断黑客通讯的途径,在以上各种途径中查找,如果是在注册表发现的,则要利用注册表的查找功能全部查找一篇,清除所有的木马隐藏的窝点,做到彻底清除。如果作了注册表备份,最好全部删除注册表后再导入原来的备份注册表。  在清除木马前一定要注意,如果木马正在运行,则你无法删除其程序,这时你可以重启动到DOS方式然后将其删除。有的木马会自动检查其在注册表中的自启动项,如果你是在木马处于活动时删除该项的话它能自动恢复,这时你可以重启到DOS下将其程序删除后再进入Win9x下将其注册表中的自启动项删除。   上面是讲了我们已发现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些补救措施,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那么容易发现它,只好利用专门的杀毒软件来帮助我们进行了。目前专门查杀木马病毒的反木马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我们可以借助它们的功力来铲助木马。目前最常用的反木马程序有:  a、the cleaner   它可以随时自动升级,只要轻点UPDATE按纽即可,不象LOCKDOWN还要查你的密码。它的实时监控程序TCA,可即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是个帮你了解系统的好帮手。  b、Trojan Remover   它是一个专门用来清除特洛伊木马和自动修复系统文件的工具,能够检查系统登录文件、扫描WIN.INI、SYSTEM.INI和系统登录文件,且扫描完成后会产生Log信息文件,并帮你自动清除特洛伊木马和修复系统文件。    c. iparmor    0719版本可以查杀5021种国际木马,112种电子邮件木马,保证查杀冰河类文件关联木马,oicq类寄生木马,icmp类幽灵木马,网络神偷类反弹木马。内置木马防火墙,任何黑客试图与本机建立连接,都需要Iparmor 确认,不仅可以查杀木马,更可以查黑客。  当然还有许多反病毒软件也具有一些反木马的功能,而且功能还可以。 如何避免木马的入侵    1、 不要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  对于从网上下载的软件在安装、使用前一定要用多几种反病毒软件,最好是专门查杀木马的软件进行检查,确定无毒了再执行、使用。     2、不要相信你的邮箱不会收到垃圾和带毒的邮件  永远不要相信你的邮箱就不会收到垃圾和带毒的邮件,即使从没露过面的邮箱或是ISP邮箱,有些时候你永远没办法知道别人如何得知你的mail地址的。    3、不要轻信他人  不要因为是你的好朋友发来的软件就运行,因为你不能确保他的电脑上就不会有病毒,当然好朋友故意欺骗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许他(她)中了黑客程序自己还不知道!同时,网络发展到今天,你也不能保证这一定是你的朋友发给你的,因为别人也可冒名给你发邮件。      4、不要随便留下你的个人资料  特别不要在聊天室内公开你的Email地址。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是否有人会处心积虑收集起你的资料,以备将来黑你!更不要将重要口令和资料存放在上网的电脑里,以防黑客侵入你的电脑盗走你一切“值钱的东东”。     5、网上不要得罪人  在聊天时,永远不要以为网络上谁也不认识谁就出言不逊,这样会不小心得罪某些高人,到时找你开刀。      6、不要随便下载软件  特别是不可靠的小FTP站点、公众新闻级、论坛或BBS上,因为这些地方正是新病毒发布的首选之地。     7、最好使用第三方邮件程序  如Foxmail等,不要使用Microsoft的Outlook程序,因为Outlook程序的安全漏洞实在太多了,况且Outlook也是那些黑客们首选攻击的对象,已经选好了许多攻击入口;      8、不要轻易打开广告邮件中附件或点击其中的链接  因为广告邮件也是那些黑客程序依附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链接。     9、将windows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  因为一些扩展名为:VBS、SHS、PIF的文件多为木马病毒的特征文件,更有些文件为又扩展名,那更应重点查看,一经发现要立即删除,千万不要打开,只有时时显示了文件的全名才能及时发现。     10、尽量少用共享文件夹  如果因工作等其它原因必需设置成共享,则最好单独开一个共享文件夹,把所有需共享的文件都放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注意千万不要系统目录设置成共享!     11、给电子邮件加密  为了确保你的邮件不被其它人看到,同时也为了防止黑客们的攻击,可使用一些邮件加密软件,相信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12、隐藏IP地址  这一点非常重要!!你上网时最好用一些工具软件隐藏你的电脑的IP地址,或使用代理服务器。    13、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  最后,好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在上网时必需运行你的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可即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加外如加上一些专业的最新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进行监控那更是放心了,当然这要你的爱机够档次才行,你说呢? 二十四、网上邻居找不到其他计算机    既然在网上邻居中能够看到自己的计算机,说明网卡和软件安装均没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原因:     1. 线路或集线器的问题    (1) ping其他主机的ip地址,检查其他计算机的连接速度是否正常,如正常,跳至第2步的第4小步,否则进行以下操作.    (2) 检查机箱背后的网卡提示灯是否闪烁,如果闪烁,一般可以证明本机与集线器的连接正常。否则应当检查网线的两端是否插好,集线器的电源是否打开。    (3) 检查集线器上端口和其他计算机端口的指示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正常,说明连网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没有问题。否则应当检查网线的两端是否已经插好,并用网线测试仪对网线的连同性重新进行测试。     2.其他计算机的问题    (1) 检查其他计算机的网卡灯是否闪烁,如果网卡灯不亮,可能是网卡没有正确安装,也可能是没有和网络连接设备正常连接。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检查是否有“网络适配器“,或者网络适配器下的设备是否带有“?”或者“!“。如果是,删除该设备,刷新并重新为其安装驱动程序。如果不是,则证明是网络设备没有问题,或者是网线的问题,按照第1步的第2小步所述的方法处理.     (2) 协议是否安装,选择“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检查是否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tcp/ip协议和netbeui协议。如果没有,添加上述协议,删除IPX/SPX协议。     (3) IP地址设置是否正确。当只选择安装TCP/IP协议时,该项检查尤为重要。在MS-DOS方式,运行IPCONFIG命令,将显示该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Subnet Mask),检查该ip地址是否和其他计算机在同一网段。     (4) 是否已设置好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打开“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文件及打印共享“,查看是否选中“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和“允许其他计算机使用我的打印机“复选框,如果没有,选中该选项。     (5) 是否以用身份登陆,无论是Microsoft网络用户,Microsoft友好登陆还是Windows登陆,在计算机启动时均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不是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按确定登陆Windows98,而是按取消进入,那么他将不会出现在网络邻居之中。检查“开始”----“注销“,看“注销”后是否跟有计算机名,如果显示为“注销。。。“,则表明没有以用户身份登陆。单击“注销“,重新启动WINDOWS,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确定,进入.     (6) 查找其他计算机。在“开始“----“查找“----“计算机“中,输入另外一台计算机名,进行查找,或者在“资源管理器“----“工具“----“查找“----”计算机“中输入另外一台计算机的名字,如果一切正常,应当能够寻找对方。 有时候网卡配置正常,网上邻居也能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ping自己也可,这是最主要原因是网卡没有安装好造成的,(不过这样的网卡一般比较老,如ISA接口的)。检查网卡I/O及DMA号:  1、在DOS下用网卡检测盘检测I/O及DMA是否与WINDOWS下一致。不一至请将WINDOWS下配置改成DOS下一致即可。  2、打开机箱检查网卡跳线是否设置AUTO方式。不是的成AUTO然后,在WINDOWS下重新安装网卡即可。 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使用时要注意几个问题:1.不要完全依靠软件,因为软件只是程序不是完全智能的。2.特别是在注册表清理时,要认真确认,有的错误信息需要修改,如果盲目删除就会使系统运行不正常。3.删除注册表信息时,要认真核对。4.优化项目,要有选择。5.要用好Windows优化大师,比较艰苦的每一条信息都要经过核对,特别是注册表信息要确认文件是否存在。不能只是优化、删除,以补充分析的智能化不足。 二十五、硬盘的维护与优化     如果把CPU比作计算机的“心脏”,主板比作神经系统,那硬盘就好像计算机的“大脑”一样,我们的操作系统、数据文件、个人信息等内容都存储于其中。一旦这个“大脑”发生什么问题,不但我们的计算机会瘫痪,存储于内的劳动成果也会付诸东流。    硬盘的正确安装    硬盘的安装不同于其他部件,它是怕撞击震动的易损部件,所以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轻拿轻放,在移动中也要避免强烈的震动,以免损坏硬盘盘片,造成不可修复的物理损伤。大多数硬盘都安装在机箱的3.5英寸固定架上而不是安装CD-ROM的5寸固定架。首先要将硬盘轻轻放入插槽内,并将硬盘上的螺丝孔对准插槽固定架上的螺丝孔,然后用螺丝钉对硬盘进行固定。     数据线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都为ATA66或更高规格的产品,因此IDE数据线也均为80芯的ATA133/100/66 IDE硬盘线。所有符合AC97规范的IDE数据线共有三个接口,均采用彩色标识,其中,蓝色的为系统接口,用于和主板上的IDE接口相连。黑色的为Master(主设备)接口,灰色的为Slave(从设备)接口,都是用来接硬盘、光驱等IDE设备的。    如果硬盘设定为主设备,则一定要安装在IDE数据线的主设备接口上;如设定为从设备,就一定要安装在从接口上,否则就会发生错误。标准的IDE数据线,不同颜色的接口用途不同。在连接数据线时,注意不要接反。     硬盘跳线    除了接线外,硬盘安装过程中另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硬盘的主从设备跳线。当然,主从盘跳线只在两块硬盘同时连接在一根数据线上时才需要。因为硬盘出厂前的默认设置均为主盘(即Master),如果数据线只连接了一块硬盘,那它当然就是主盘,所以安装单硬盘时不需要进行跳线设置。    对大多数硬盘来说,跳线规格共有三种:Master(主)、Slave(从)和Cable Select(线缆自动选择)。当我们选择第三种规格的时候,计算机会自动设置硬盘的主从模式。至于跳线的设置方法,大多数厂商都会在硬盘背面给出详细的跳线设置图。有的则是在跳线接口上方给出简单的示意大多数硬盘都在其背面提供了跳线设置图。    与硬盘相连时也要注意IDE数据线接口的正反,除了根据缺口判断之外,还要记住,IDE数据线有红色线的一边应该靠近硬盘电源接口方向。有的硬盘则是在其侧面提供跳线的设置方法。硬盘的电源接口采用D型接口,因此无法反方向插入,避免了因误操作而烧毁硬盘。     正确的硬盘分区方式    在了解硬件的正确安装和使用之后,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硬盘的分区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区等方面的内容。    新硬盘在未分区和格式化之前,是无法引导系统的。我们可以通过可引导的光盘(如Win98/Me启动光盘)或带有引导功能的软盘来引导系统。如果您的系统还不支持这种启动方式,则要进入BIOS设置程序,将First Boot Device(第一启动设备)修改为“ATAPI CD-ROM Drive(光驱引导)”或“Floppy Devices(软驱引导)”。     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    用光盘或软盘引导系统后,进入DOS状态,运行“Fdisk”命令,屏幕会出现一大段英文提示信息,最后一行“Do you wish to enable large disksupport (y/n)?”询问用户是否希望使用大硬盘模式,在此需要键入“Y”,否则就无法创建超过2GB容量的硬盘分区。运行Fdisk后,系统会询问是否希望使用大硬盘模式,这时一定要选择“Y”,否则将无法创建超过2GB的硬盘。     创建主DOS分区    接下来,进入Fdisk主界面,这里有四个选项,具体含义如下: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创建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    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活动分区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显示分区信息     在Fdisk中创建DOS分区。如果是一个全新的无分区的硬盘,选择“1”后按下回车键,会看到一个新的窗口,选择“1. 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创建主DOS分区,Fdisk程序会询问“Do you wish to use the Maximum available size for a Primary DOS Partition (Y/N)”,缺省选择是“Y”,这样就会将全部硬盘空间都创建为一个分区,建议选择“N”以创建多个分区,否则对磁盘管理不利,也容易造成硬盘空间的浪费。在创建主DOS分区之前,系统会询问您是否要将所有磁盘空间创建为一个分区。已经分好的主DOS分区,占用了21%的硬盘空间。    接下来会有一个短暂的磁盘校验过程,然后您需要在接下来出现的窗口中,设置分配给主DOS分区的硬盘空间,单位是MB,请根据实际需要键入相应数据或者硬盘容量百分比后回车。创建完毕后,按Esc键返回主菜单。     创建扩展DOS分区    再次进入“创建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窗口,选择“2. 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开始创建扩展DOS分区,程序会先告诉您当前硬盘中可建立扩展DOS分区的最大空间,直接回车即可。创建扩展DOS分区,不必更改系统默认设置,直接按回车即可。     创建逻辑分区    当扩展DOS分区创建结束后,程序会提醒您当前还不存在逻辑分区,按Esc键可以自动进入逻辑分区创建界面,缺省设置是将当前全部空间创建为一个逻辑分区,建议不要使用缺省设置,以便多建立几个逻辑分区,方便硬盘数据管理。创建逻辑DOS分区,您可以按照需要输入相应的数值。     查看以及删除分区    在Fdisk的主窗口中选择“4.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即可查看分区信息。如果不满意分区容量配置,我们还可以选择“3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来删除分区。删除硬盘分区的顺序同分区时的操作相反,首先删除逻辑分区,之后删除扩展分区,最后才能删除主DOS分区。     设置活动分区    在Fdisk主界面选择“2. 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活动分区,然后键入“1”(即C分区)以激活主分区。激活的意思是将该硬盘的主DOS分区设置为可引导分区,如不激活,则启动时会提示错误。     现在,新硬盘的分区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了,接下来我们需要退出Fdisk程序并重新启动系统,然后用format命令进行高级格式化。      高级分区技巧    在讲解高级分区技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簇的概念。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可以支持多种文件系统,例如FAT16、FAT32以及NTFS文件系统等。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一个接口,当操作系统请求从硬盘里读取一个文件时,会请求相应的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打开文件,而簇的概念也在此时出现。虽然我们知道扇区是磁盘最小的物理存储单元,但对于DOS操作系统来说,扇区要小得多(仅仅512个字节),DOS无法对数目众多的扇区进行寻址。根据DOS的设计初衷,DOS只能处理216个磁盘单元,而磁盘单元可以是扇区,也可以是由扇区集合所构成的簇。所以当使用FAT16格式时,扇区必须组成“簇”的形式,每个簇可以包括2、4、8、16、32或者是64个扇区。簇是操作系统所使用的逻辑概念,而非磁盘的物理特性。簇的大小直接影响硬盘分区表的大小,虽然簇变大之后能够管理更多磁盘空间,并且能加快读写速度,提高数据寻道时间,但由于分区表体积的增大以及簇容量的变大,也会导致磁盘空间的浪费。    举例来说,一个只有一字节的文件,在一个每簇为2KB的分区上,要占用2K字节磁盘空间;如果在每簇为16KB的分区上,则这一个字节的文件要占用16KB空间。从文件末尾到该文件簇末尾的空间称为簇悬置空间,积累的簇悬置空间越大,磁盘浪费的空间也越大。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即能考虑性能也能兼顾容量的分区方法。通常这样的方法被称为按簇分区,而要想如此操作则需要第三方分区软件的支持,比如PQmagic(分区魔术师),就是最常见的一款。    从PQmagic的分析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个装有数据的分区来说,过大的簇会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通常情况下,对于8GB以下的分区容量,把簇的大小设置为8KB即可获得性能与容量的平衡。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硬盘空间,就需要按照使用用途来进行按簇分区。例如,如果分区为8G,并且分区为引导分区,那么把簇设置成8KB将比把簇设置成16KB更能节约磁盘空间。因为引导分区经常需要进行数据读写,而这些数据通常都非常多而小,使用大的簇将非常浪费磁盘空间,并且也不利于数据的寻址。但如果这个分区是逻辑分区,并且只存储一些大容量的视频文件,就没有必要把簇的值设定得太低,这样反而不利于读写。我们不难看出,过大的簇会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另外,也不能把容量非常大的分区的簇设定得太小,这样不仅影响读写速度,并且还容易产生文件碎片。     硬盘的日常维护与整理    我们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经常会删除、拷贝大量的文件,这会导致我们的硬盘产生大量碎片,一个个完整的文件就“四分五裂”地保存在磁盘中的各个角落,影响了电脑查找与执行文件的速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定期进行磁盘整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完成这项工作,把文件连续排列,这样能大大提高磁盘读写速度。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包括两部分功能,一是碎片整理,二是启动项目优化。虽然这两个功能非常实用,但由于整理的时间太过漫长,并且经常对硬盘进行长时间磁盘整理会减少硬盘寿命,所以我们建议使用专用的磁盘整理软件,在此推荐VoptXP和Norton磁盘工具中的Speed Disk这两款软件。磁盘整理软件VoptXP    启动该软件,出现其主界面。软件默认从C盘开始整理,如果您需要整理其他硬盘,也可以在此按下下三角形的按钮,选择其他盘符。通过分析,我们看出,磁盘上有很多碎片,这无疑会影响磁盘的运行速度。    在“Tools”菜单中选择“Error checking”,调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纠错程序检测磁盘,这样可以避免硬盘存在目录结构错误,影响磁盘整理的速度和效果。检查完错误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了。    点击窗口中的,开始整理磁盘,这一过程通常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候。整理完毕后,我们看到,文件的排列更加连续,中间没有碎片。现在,硬盘的读写速度会相应提升。整理之后,磁盘的碎片明显减少。     Norton磁盘工具Speed Disk    Norton Systemwoks 2003中提供了Speed Disk这个整理磁盘碎片的软件,它能够将磁盘按照不同的文件类型进行重新排列,被系统经常读取的文件会放在硬盘的最外圈磁道上,来提高硬盘对它们的读取速度。Norton Systemwork2003种提供的Speed Disk,可以对磁盘碎片进行非常有效的整理。    在Norton磁盘工具中选择SpeedDisk项目。在该软件的主界面中,左侧为四个主功能按钮。它们依次是硬盘优化图表、硬盘分区分析、硬盘分区选项和定时设置。在进行优化之前,我们可以先选择第二项来分析一下硬盘上的数据内容,查看是否硬盘碎片过多需要整理。在点击“Start Analyzing”以后,硬盘开始分析所选分区中数据的类型,随后得出结论。我们看到,碎片文件占整个分区数据总量的8.4%,一般来说,小于10%的碎片都不必进行整理。对磁盘进行分析,发现碎片文件只占整个分区数据总量的8.4%。    如果用户要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那么再按下“Optimization Map”里的“Start Optimazing”按钮就可以开始了。这是个非常耗费时间的过程,不过比起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说要快不少。程序默认整理的是C盘,如果用户还要对其他分区进行碎片整理,继续选择其他分区再依次重复上面的各个步骤就可以了。经过整理之后,磁盘碎片明显减少,而且文件的排列也更加紧密。     硬盘数据的拯救    使用计算机很多年,难免磕磕碰碰,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系统文件丢失,或者数据损坏,都可能是磁盘坏道造成的。硬盘坏道包括软坏道与硬坏道,前者可以通过特定软件来进行修复,并可以继续使用,而后者则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损坏,轻则损失一定的磁盘空间,重则硬盘无药可救,彻底报废。     修复硬盘的软/硬坏道    修复软坏道的方法很简单,Windows自带的磁盘修复工具或者高级格式化就能够很好处理这类问题。而对于硬坏道,我们可以使用LF等软件,通过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的方法试图修复。    运行LF,选择驱动器ID,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所谓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低级格式化是一种对硬盘的损耗性操作,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低级格式化来格式硬盘。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普通的format高级格式化来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物理坏道可能会随磁头的读写而渐渐扩大,导致坏道越来越多,最后达到无法使用的情况,因此建议硬盘在出现了坏道以后要及时备份硬盘上的重要数据。    在DOS下运行LF,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修复磁盘的软坏道。具有图形化界面的Lformat,也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      零磁道的修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通常的维修方法是通过Pctools9.0(或者其他类似的可以对磁盘扇区进行编辑的工具)的DE(磁盘编辑器)来修复,其原理是使零磁道偏转一个磁道,占用1磁道。    用Windows 9x启动盘启动,运行PcTools目录下的de.exe,先进入“Options”菜单,选择“Configuration”(配置)命令,去掉Read Only(只读)前的勾,然后保存退出。接着选择主菜单“Select”(选择)中的Drive(驱动器),进去后在“Drive type”(驱动器类型)项中选择Physical(物理的),再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硬盘),最后选择“OK”并回车。    之后,回到主菜单中,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选中并进入,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如果硬盘有两个分区,1分区就是C盘,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     重新启动,进入CMOS设置,选择“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磁道)数比原来减少了1,保存设置并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救活硬盘。    需要注意的是,DE工具仅对FAT16格式的硬盘有效,对于FAT32分区的硬盘则需要先通过分区大师等磁盘工具,将其转换为FAT16格式,然后再对其进行修改。      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硬盘分区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将分区表进行备份,以便一旦分区表被损坏,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恢复。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和瑞星系列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而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虽然KV3000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较低。     大名鼎鼎的诺顿磁盘医生(NDD),是一款用来修复硬盘分区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当硬盘崩溃以后,用含有DOS系统的软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NDD,选择“Diagnose”进行诊断。NDD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它会提示。您只要根据这些提示选择修复,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在Windows 9x下,还有NDD32,它的图形化界面会让您事半功倍。     功能强大的EasyRecovery,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删除的硬盘数据。    另外,中文磁盘工具DiskMan在这方面也是行家里手。重建分区表作为它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非常适合用来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对于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的系统,使用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    DiskMan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挪动过的分区表,然后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搜索过程分为“自动”和“交互”两种方式。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不过,重建分区表功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复成功。     硬盘数据的硬件保护    说到硬件保护,自然要先提到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又称为硬盘还原卡,是彻底解决计算机数据保护问题的最佳方案。它从硬件的层面上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和恢复,可以瞬间恢复各种有意或无意导致的数据丢失。硬盘保护卡利用硬盘介质的冗余性(即每块硬盘都不能用尽所有的硬盘空间),使每块硬盘中的所有自由空间都自动成为自己的缓冲区,因此不必占用固定的硬盘空间。而且,使用硬盘保护卡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用户对硬盘执行了Fdisk和format命令,或者其他软件层面的破坏,甚至包括病毒对硬盘数据的破坏,只要重新启动并按下特定的热键,短短几秒钟内硬盘数据就会恢复到最近一次存档时的状态,其速度是所有软件恢复方法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再有,硬盘还原卡的安装使用极其简单,高度智能化,甚至连安装软盘都可以不要,真正的即插即用。安装后,所有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与安装前毫无二致,用户根本不会感觉到还原卡的存在。    硬盘还原卡不仅可以保护硬盘数据免遭各种破坏,而且也可以保护CMOS参数和主板BIOS数据免遭各种病毒的恶意破坏,即使是大名鼎鼎的CIH病毒对之也无可奈何,真正实现了对     电脑数据的全方位保护。    常见的硬盘保护卡有三茗的电脑卫士,以及看门狗智能型系统复原卡等。    通过主板来实现对硬盘数据的保护    现在,很多主板都提供了对硬盘数据的保护功能,例如捷波的“数据恢复精灵”和联想QDI的“宙斯盾保护系统”。    宙斯盾(RecoveryEasy)是联想QDI主板的硬盘数据保护技术。使用该技术的主板可以备份、保护并且立即恢复硬盘资料,防止重要资料丢失。此外,宙斯盾还能保护和恢复CMOS中的数据。因为宙斯盾是建在BIOS中的,只要计算机进入BIOS启动后,就可以立即进入宙斯盾界面,极为简单、易用。     硬盘数据的恢复    我们知道,当您执行了删除命令后,计算机只是将该文件目录项第0个字节改为E5,并将文件所占簇号在文件分区表中的登记项清零,表示释放空间。格式化时,计算机也只是将根目录区清零。这意味着删除与格式化操作只是在文件名或根目录区上做了一些手脚,文件数据本身丝毫未动,这样,就给文件恢复提供了可能。利用一些反删除软件,可以轻松地恢复删除的数据。只要没有用Fdisk命令打乱分区,要恢复的文件所占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占用,大部分数据都是可以被恢复的。    如果您的Windows系统可正常使用,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它恢复硬盘数据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能恢复从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还能恢复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区中的文件。    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运行EasyRecovery,出现主界面。它的左侧包括4个功能按钮以及两个软件支持按钮。点击“数据恢复”按钮,我们可以看出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种数据恢复选项。其中包括: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查找并恢复已删除文件、从一个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复文件、不依赖任何文件系统结构信息进行恢复等。此软件还可以保存恢复数据进度以及创建可引导的紧急引导软盘。    EasyRecovery提供了多达6种数据修复模式,从各种途径恢复丢失的硬盘数据。对磁盘进行扫描,以找出丢失的数据。选择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应用”,就可以开始恢复了。    安装了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的盾形图标,表示文件已经被保护。现在我们选择“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来进行数据恢复操作,经过扫描系统,会显示磁盘驱动器信息。我们在这里选择恢复资料的硬盘分区为C盘,此时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将自动扫描分区,之后会把所有详细文件信息显示出来,其中包括目前还存在的和已经被删除的文件。之后,选择我们想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应用”就可以开始恢复了。除了EasyRecover外,这种软件还有很多,如Revival、Recover等,它们在关键的时候均可用来救急。    如果用户在丢失资料之前已经安装过Norton Utilities或者Norton UnErase Wizard的话,资料的恢复将易如翻掌。安装完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盾牌图标。此时,如果我们删除了一个文本文件并且清空了回收站,使用Norton UnErase Wizard就可以轻松地恢复该文件。双击回收站图标,对已经删除的文件进行搜索,从列表中可以看到已经删除了的文件,选择该文件后点击Recover就可以恢复了。安装完Norton UnErase Wizard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盾牌图标。    Norton Utilities提供了强大的磁盘文件修复功能。Norton Utilities中提供的三种不同的文件恢复模式。或者,我们也可打开Norton Utilities主界面的Find and Fix Problems中的UnErase Wizard选项,这里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恢复方法。分别为寻找已删除文件、在特定分区中寻找所有被保护文件以及通过文件打开类型查找要恢复的文件。通过文件类型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一般情况下,所丢失的大部分文件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恢复。但有时您会发现,使用上面介绍的工具仍然不能找到丢失的文件,这是什么原因呢?前文已经说过,磁盘空间是以簇为单位进行分配的。磁盘簇是文件系统进行分配、释放、读出的最小空间单位,即使只有一个字节的文件也要占用整整一个簇的磁盘存储空间。当我们把文件写人磁盘时,文件即在磁盘上占用一定数量的簇,从磁盘上把文件删除后,磁盘就释放出一定数量的簇。这时若进行恢复删除的操作,则文件被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在删除文件之后又对磁盘进行了写操作,那么新文件有可能会覆盖被删除文件原先所占据的簇,则该文件就不能成功地被恢复了。     降低硬盘噪音    很多硬盘厂家都提供了一些高级硬盘应用软件,使专业用户可以更好地发挥硬盘的效能,比如迈拓的Maxtor Silent Store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可以调节硬盘寻道的声音,以降低硬盘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基于该技术的软件叫做Maxtor Acoustic Management,可以让您控制迈拓硬盘工作时的音量级。它按控制程度分为Quiet和Fast两个级别。如果您选择了Quiet,那么磁盘将进入安静寻道模式,此时噪声明显减小,磁盘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如果您选择了Fast,那么磁盘将进入快速寻道模式,此时磁盘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噪音减低的程度也不如前者那么明显。Acoustic Management的主执行文件是amset.exe,它拥有四个命令参数:    amset.exe /quiet切入Quiet模式;    amset.exe /fast切入Fast模式;    amset.exe /off关闭降噪功能,此时硬盘性能最高但噪音最大;    amset.exe /check可以查看当前硬盘降噪功能的运作状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您必须是DiamondMax Plus 40、DiamondMax 60、DiamondMax VL 30、DiamondMax Plus 40、D540X、D740X这几个系列的用户才能使用这些功能。利用Maxtor Silent Store技术降低硬盘噪音。 [阅读全文(17) | 回复(2) | 引用(0)] .style1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2px; COLOR: #ff6699 } .yjx { BORDER-RIGHT: #f0f0f0 0px solid; BORDER-TOP: #f0f0f0 0px solid; BORDER-LEFT: #f0f0f0 0px solid; BORDER-BOTTOM: #f0f0f0 0px solid } ·回复:电脑故障集(2)     -|aixiazai发表评论于2005-3-5 14:35:00 我的ST348010A硬盘开机出现以下提示:Immediately-back up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irve a failure may be imminet. 按F1进入WINGDOWS但硬盘不能引导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style1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2px; COLOR: #ff6699 } .yjx { BORDER-RIGHT: #f0f0f0 0px solid; BORDER-TOP: #f0f0f0 0px solid; BORDER-LEFT: #f0f0f0 0px solid; BORDER-BOTTOM: #f0f0f0 0px solid } ·回复:电脑故障集(2)     -|开机自检的硬盘问题(游客)发表评论于2005-3-5 14:27:00 斑竹你好:  我的ST348010A硬盘开机出现以下提示:Immediately-back up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irve a failure may be imminet. 按F1进入WINGDOWS但硬盘不能引导。


阅读全文(14009) | 回复(3) | 编辑 | 精华
 


回复:电脑故障集(2)
电脑与网络

太阳岛(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4 16:50:54

好,好,顶顶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回复:电脑故障集(2)
电脑与网络

chenyi123010(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5/2 23:09:31

我的电脑在格式时将c,d都格式了,现在装系统装不上请问如何解决?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回复:电脑有微妙闪烁的解决方法
电脑与网络

zmy(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3/27 19:20:07

我把刷新率调到了最大 可为什么还是不行呢?

个人主页 | 引用回复 | 主人回复 | 返回 | 编辑 | 删除
 


» 1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203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81574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