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September 20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公告

☆★☆★☆★☆★☆★☆
生活的点点记录,以及一些体会...........

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

时间会见证一切.......................

欢迎大家指出错误,共同进步..........

期待中..............................

☆★☆★☆★☆★☆★☆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世纪音频

 

 


Blog信息
blog名称:
日志总数:162
评论数量:312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946085
建立时间:2005年5月17日




[旅游历史]江南园林旅游
文章收藏

oceanblue 发表于 2006/4/9 10:07:38

 一、私家园林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原来是没有公园的,所谓的园林大都是私家住宅,私家宅院在南北方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北方大部分是只建房子和院,不建花园,如山西的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天津的石家大院等,都没有建花园,有的大院中建有戏台;在北京地区的住宅以四合院为主,在大户人家的四合院中建有花园;在江南的富裕人家住宅中大部分建有花园,这也就是今天的园林,如苏州的苏州园林大部分都是私家园林,还有扬州的个园等。   私家住宅的建设是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历史上我国江浙地区非常富裕,苏州地区粮食和蚕丝的产量很多,扬州的盐商也极为富有,这些都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建设,仅苏州地区在清代就有私家园林100多个,现有30多个,也形成了特有的苏州园林特色。   二、如何观赏园林:在观赏园林时,要从园林的历史和特色等几个方面去了解,所以要考虑几点:   1、要尽量了解园主人的历史,江南的私人园林,大多是由官宦人家或是商人建造的(或者是亦官亦商的人建的),这两种人造的园林就有很大的不同,官宦人家造的园林,大多办公住宅区和花园是分开的,一进门首先是办公区,花园一般是不让外人进去的,这二个区域基本上是分开的。官宦人家建园林主要是为了自己退休后养老所用,这些人有比较深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园林设计也比较注重文化内含,而一般商人的园林追求奢华。   贴近自然,如苏州同里的退思园,园主人任兰生在游廊漏窗上雕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反映了园主人在官场上辛苦了几十年,退休后就要在家中就能欣赏清风明月,追求贴近大自然,安享晚年的思想。做官的大部分见试过官场的沉浮,不敢露富,又担心建筑逾制,所以外表平淡,功夫下在园内,花园建在后园,一般不让客人进入,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外表看是民居,而里面装修达到星级饭店的标准,园林的设计最能反映园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追求,所以官宦人家的园林设计一般包括比较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包括诗词、碑刻等。几乎全部积蓄用在建房上。 500)this.width=500'> 为了掩盖园中的半亭,院墙也随亭子而增高,使人从墙外看不出与普通民居的不同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同里退思园在游廊漏窗上,用先秦石鼓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按欧阳修诗意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 宋代苏舜钦用4万元购得吴越日寸广陵王钱元的花园(现为沧浪亭),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而商人建造的园林,住宅区和花园几乎不分,而且大部分花园在前,住宅在后,比较讲究排场,客人与主人可以共享园林,以显示自己的富有。这是区分园林主人身份的主要特点。   官宦人家宅院的大门比较朴实,富商的大门讲究气派,从大门也可以看出园主人的身份。下图是建于明代艺圃的大门,住宅本身就在一个很小的弄堂里,出租车也很难开到门口。 500)this.width=500'>   2、了解造园的年代和历史延革   私家园林因建造年代不同也有很大的不同,宋、元、明代建的园林比较古朴简捷,追求贴近自然,如苏州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清代的比较奢侈繁华,如苏州的怡园,现在大部分人都追求反璞归真,更喜爱宋元明的风格。   三、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段: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代表,叶圣陶先生说过: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下面将主要讨论苏州园林。   1、园林建设要讲究布局、结构和意境   园林设计要注意从园内各个角度观察都应能尽可能多地观赏园内景物,不应留有死角,即使在屋内、院内也应能通过窗户和漏窗等赏景,最好是四面都可观景,使游览者不论在园内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完美的景色。因此苏州园林讲究各种景物的布局,善于叠山理水,注意景物高与低,近与远的变化与层次。园林设计如同美术作品一样,中国国画讲究疏密有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布局不要太小巧玲珑,要留白。巧于布局,善于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借景是因为本园受环境或资金所限,借用其它处的景物,使借用的景物与本园景物浑然一体,如颐和园就是借用了远处山峦和玉泉山的景色。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设计要耐看,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受,这就要求设计要讲究意境。园林的妙处只能自己去看去体验,而不是文字和语言所能描述的,也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如果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好园林了。   在游览一处园林时,我们要身临其境其境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如给你这样一处空地,你会如何设计,园主人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才能有所提高,也才能提高观赏的品味。   不同风格的景区有不同的特点,中间要有分割和过渡,这个分割可以用一堵墙、一个院落或是假山,用一堵墙分开太楞,假山是最好的过渡空间,如颐和园东宫门内的办公区仁寿殿与游览区昆明湖之间就是完全用假山分割开。在苏州园林中假山也是起这个作用的。几乎没有一个园林没有假山。   《红楼梦》第17回描写贾政带众清客游大观园:遂命开门,只见迎门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说着,往前一望,见白石[山陵][山曾],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用院落分割空间也是很多见的,比方在一个较大的空间,根据其大小在其中建一个方形或不规则的院子,最小的只有三五平米,在四面墙上都开有漏窗,这样有利于增强园林的空间感。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留园中只有几平米的小院,在江南园林中,许多这种小院中种植芭蕉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苏州园林中用于分割空间的院子,左图为方形,右图为半圆形     四、如何观赏苏州园林   苏州现对外开放的园林很多,一般的旅游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所有的都看,我们的建议是,选有代表的二三个游览就可以了,从交通等因素考虑,笔者建议看拙政园和狮子林,因为这二个比较有代表性,二园距离也很近,特别是带孩子游园林的人,因为狮子林有许多假山和山洞,孩子会喜欢的。笔者曾问几个苏州的中老年人,他们认为哪个园林最好,他们都说狮子林最好,他们小时候最爱在狮子林的假山中玩,拙政园在苏州园林中也很有代表性。   如果有时间和交通工具,还可以看留园和虎丘,笔者认为留园在苏州园林中是非常耐看的,笔者每次到留园都要呆三四个小时以上,留连忘返,留园分为二个部分,它对空间的利用是非常讲究的,可以说是惜地如金,景区的划分也非常讲究,让人惊异,这么小的地方怎么能建设得这么好,景物很多但是并不拥挤,疏密有致。笔者也联想到其它城市许多单位的景观和园林设计,面积有的比留园要大好几倍,但是一点也不吸引人,其中的原因只有这些设计者自己去对比和考虑了。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可以考虑看虎丘,它与吴越春秋有些关系。   游览苏州园林不要图多,与其走马观花看七八个,不如集中时间看二三个。   在游览苏州园林时,最好不要跟旅游团,导游在带客人游留园时,也会向游客介绍留园玩二个小时也不够,但是为了赶日程,只能安排20分钟。更不能参加市内的一日游,一日游的日程安排令苏州的老百姓非常气愤,好的公园不去,却安排一些不好的园林充数。   五、通过参观苏州园林,提高对园林的鉴赏能力,提高园林和景观设计能力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各地都非常重视景观和园林建设,很多单位和住宅小区也要搞园林景观设计,私家园林再次成为人们的喜爱,园林设计和建造也成了热点。   被誉为“当代蒯祥”的薛福鑫,被誉为“山水痴人、古园知己”,一生设计建造的百余座园林遍及海内外,曾参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中国建筑明轩的建造,这是一个仿照苏州网师园中的“殿春 ”。他的儿子薛林根子承父业,成立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经常有人慕名找到薛福鑫设计建造园林和古建。   设计是园林建造的关键,有人说是七分设计三分施工,设计是最能体现园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一定不能把设计全部托付给别人,要有自己的构思,这就要多参观学习,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要搞好设计最好吸收苏州园林的精髓,这不见得要花许多钱,关键在于布局和景物的安排,要善于因地制宜,要善于借景,利用好周边的环境和景物。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庭院都在二三百平米以上,小面积的园林如何设计呢?一般来说,最好将园林分割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样比一览无余要好得多。在苏州园林中每个园林中都有山,形成高低错落(那怕是一个小土包),山上一般都有亭子。   苏州震泽师俭堂的花园锄经园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锄经园的面积约240平米。是在师俭堂院内建筑的旁边有一块底边分别为10余米和30余米的锥形三角形地块,如果是一般人,就会闲置不用或是堆放杂物,可是师俭堂的主人却在这里建了一个包括亭台楼阁,游廊假山,假山下有山洞,上有半亭,高低错落有致园林(见下图)。被有关专家誉为最精巧的江南园林。 500)this.width=500'>   对于没有机会到苏州观赏苏州园林的人,在北京游览頤和園时,最好不要漏掉谐趣园,这是仿无锡寄畅园建的一个园林。


阅读全文(2434) | 回复(-1)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59318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