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首页(12) 


暂无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回复                                  
行行重行行
巴西人,回家吧,回家去展示你们的大牌与傲
德意志的精神
苏格拉底与失恋者
孔子家语 颜回第十八
子贡与孔子
颜回Vs子贡
联想的热脸与美国的冷屁股
徐文长传
渔 父
回复:尝尝Blog的滋味
回复:徐文长传
回复:徐文长传
回复:孔子家语 颜回第十八
«November 2025»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颜回Vs子贡
读书笔记

孔子的学生颜回,为人好学,乐道安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现代的话,就是颜回住草棚、喝稀粥,过穷日子,仍然十分自在,十分快活。过这种穷日子,当然不会长寿,他36岁就死了。颜回当然是个好人,但这位先生实在没有创业进取精神。 孔子还有一位学生叫子贡,此人能言善辩,善经商,家累万金,所至之处和王侯贵族分庭抗礼。过去,工商界流行-副对联:"陶朱事业;子贡生涯"。"子贡生涯",指的正是他多财善贾的致富本领。陶朱指的是"三致千金"的范蠢,他也善于经营,成为巨富。 孔子的这两位学生,代表了两种精神状态。一种是积极进取、创业致富的子贡精神;另一种是满足于过穷日子,不思创业的颜回精神。这两种精神都在后代产生了影响。受颜回精神主宰的人,永远过穷日子,他再的救济金,他在经济上也翻不了身,具有子贡精神的人,能够勇敢创业,取得成就。自然条件不理想,经济基础脆弱,可以想办法逐步改善;资金不足,可以吸引外来资金;人才没有,可以招徕外地人才。 下面再举两组事例。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委派在籍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近代工业;在籍状元陆润庠在苏州创办近代工业。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陆润庠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但两厂的经营状况与结果大不一样。张謇存在南通艰苦创业,历经困难,使大生纱厂得到很大发展,并带动整个南通地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陆润庠在籍守制期满以后,就不屑在家办工业,他回到北京继续从政。他仕途顺利,由侍郎而尚书、而东阁大学,最后被任命为弼德院院长,但苏纶纱厂却出租给别人经营,屡受挫折,与大生纱厂的差距愈来愈大。同是状元,对待经济事业的不同精神面貌,带来两个工厂的不同命运。 值得重视的还有近代宁波商帮与徽州商帮的不同命运。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若干商帮,宁波商帮与徽州商帮是很有声誉的两个。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来自两方资本主义的挑战,宁波商人经过摸索、奋斗,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由-个传统商帮转变为个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集一团,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宁波商人善于观察形势,乘势而起,首先看中买办这一行业。鸦片战争以前,买办-业是由广东籍商入包办的。上海开埠以后,宁波商人就逼挤广东商人,到19世纪80-90年代.上海的买办主要来自宁波。随后宁波买办又扩展到天津、汉口等地。买办商人成为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人物。在充当买办积累巨额财富的同时,他们自己也从事进出口贸易。他们还逐步投资轮船业、银行业、近代工商业、农林垦业,发展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现代商帮。正是以宁波帮为主力,形成上海的资产阶级。"上海是宁波人的上海",几乎是人们一致的看法。直到现在,宁波帮仍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商帮。 明清以来,徽帮一直是一个与宁波帮不相上下的大商帮。他们在皖南遗留下来许多古建筑,包括宅第、拱桥、石道、牌坊、祠 堂、亭阁,等等。这些古建筑的确十分华丽、精致、宏伟,富有艺术价值。从这些古建筑,人们可以想像当年徽州商人经营规模的巨大,赚钱的丰硕。这也验证了-句流行的话:"无徽不成镇。"但是我们研究隐蔽在这些物质形态背后的精神形态的内含,则是很令人叹惋的。徽商的住宅的确是雕梁画栋。雕刻绘画的内容是什么?全部是祝福长寿、幸福、赚钱、升官-类。牌坊很多,不外是歌颂祖先和家族。在古住宅中挂有很多对联,内容无非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等好事只是读书";"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世事每逢谦处处,人伦常在忍中全";"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从这些楹联中,人们可以看出:徽商所追求的是耕读社会、是孝梯社会、是忍让社会,-句话,是保守精神集中表现的传统社会。这种精神与当年徽商的活动方式完全一致。徽州商人外出经商发了财,不外走两条路:一条是在家乡盖豪华住宅,大量购买土地."以末起家,以本守之",悠游林下.养老送终。钱再多,就建牌坊、造祠堂。另一条路则是让儿子读书、考科举、做官。通常有两个儿子的话,一个经商,继承祖业;另一个则读书做官。做官在地方上有权有势,以之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所谓徽商的"儒商传统"、就是这种精神的概括。历史进入近代,徽商固守这种传统不变,缺乏-种创新进取精神,结果一步一步落后于变化了的时代,衰落下去。徽商的命运说明束缚人们创业进取的最大精神枷锁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徽商谨遵祖宗遗训: "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结果一步-步落后于时代。 ——载《江苏经济》2001.2
就不告诉你我是谁 发表于 2006/6/7 0:22:44

阅读全文(4222)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验证码:  (不区分大小写,请仔细填写,输错需重写评论内容!)
 
♀链接


♀留言板
签写新留言

用户名称:
登陆密码:
密码保存:




站点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Sponsored By W3CHINA
W3CHINA Blog 0.8 Processed in 0.371 second(s), page refreshed 144797497 times.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苏ICP备05006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