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收尾篇 忠言逆耳  |
谏与纳谏,大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吧,在朝中甚至有个官职就是谏官,应该算是专门虎口拔牙的差事吧,成天不干别的,就捉皇帝的小辫子或是提意见,还怎么尖锐怎么来,比如说皇帝宠爱小儿子想立为太子,谏官就要出现:“那可不行,废长立幼会动摇国家的….”
在别的国家和文化比较少听到类似的故事。犹太人的先知是相类似的,都不怕君王,也不怕说话难听而被君王怪罪,但是他们名为先知,一般都是“事后诸葛”,等事情发生了以后才去跟国王说:啊!你做了这个坏事,上帝不喜欢的,一定会惩罚你的…..
想想西方的君主也挺可怜,身为先知,你们怎么不早点说?错事都做了,能怎么办?只能等着上帝惩罚了。。。。可怜。
三国中也有很多谏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川刘璋的几个臣子。话说刘备奔波半生,得了个荆州,还是借的~~~~ 说好等取了西川就还给东吴。而西川本是刘璋的地方,也算是汉室宗亲。刘备要取西川,刘璋傻乎乎地要出门迎接,还让沿途州县供给刘备兵马吃喝给养。
黄权入谏刘璋:去不得啊,主公你去了必然被刘备害了。。。。 刘璋怒:“我都决定了,你废什么话!”黄权磕头至流血,爬到刘璋身边拿嘴衔着刘璋的衣服不让他走,璋大怒,扯衣而起,黄权还不松口,结果门牙掉了两个,然后被从人叉出去了。刘璋正要走,又被人拦住。原来是李恢,李恢说:黄权说的是忠义之言啊,老大你一定要听啊。如果让刘备来,就跟开门放老虎进来一样啊。
刘璋还是不听。骂了李恢一顿,也叉出去了,然后自己上马去接刘备。
刘璋的从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儿?估计不是什么高官吧)王累,用绳子把自己倒悬在城门上,一手拿着谏章,一手拿剑,说要是刘璋不听他的谏,就割断绳子摔死在城下。刘璋派人拿了他的谏章来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主公你去接刘备,恐怕有去无回。。。。”
刘璋再次大怒:“我要去见仁人,你们干什么都咒我!”
王累大叫一声,割断绳子,掉下去摔死了。
刘璋后来终于被刘备所灭。西川从此归蜀。
从蜀的角度,刘备不得不取西川,要不也不会有三国鼎立了。但是从刘璋的角度,迎接刘备入川,真是不怎么明智。否则以西川地势之险要,刘备和诸葛亮还有得忙乎。
忠言逆耳,可怜那几个西川的臣子了。遇到不能纳谏的主儿,空悲切,门牙掉了,命丧了,也于事无补。
自古忠言大概都是逆耳的吧,但不是所有逆耳的都是忠言,谁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呢。有无间道,有黑儿,有粽子。所以听见什么难听的话,第一反应肯定不会觉得这是逆耳的忠言,而是:你搞无间道呢吧,存心挑拨呢吧。。。。要不就是黑儿,存心打击我呢。。。。
不论如何,斩了再说。你说什么? 冤枉?杀错了好人怎么办?--- 杀错了大不了你死了,以后没人再说这么难听的话来劝我了。。。。。 ---- 什么?以后没人劝我了?那更好,本来我就一牛人不用人劝~~~~
那世上到底有没有甜滋滋的良药呢,有没有悦耳动听的忠言呢?纳闷中~~~~
|
|
回复:三国收尾篇 忠言逆耳 |
该看的人看不到,
不该看的人看到了!!
哈哈!!
|
|
回复:三国收尾篇 忠言逆耳 |
嘻嘻!
沙99的发!
唉,可惜99一片灵巧心思,该看的人看不到,看到的也未必能够领会接受。
真正是枉然奈何!
|
|
回复:三国收尾篇 忠言逆耳 |
该看的人看不到,看到的也未必能够领会接受。
真正是枉然奈何!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嘻嘻,无所谓啦,偶又不是谏官~~~ 也没打算送去给人家痛骂
|
|
» 1 »
|

.: 公告
|
«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 最新日志
.: 最新回复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44 评论数量:131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316203 建立时间:2007年6月14日 |
|

.: 留言板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