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ovember 2025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统计 |
blog名称:小雨 日志总数:262 评论数量:1273 留言数量:15 访问次数:4693522 建立时间:2005年1月8日 |
| 
|
W3CHINA Blog首页 管理页面 写新日志 退出
[杂七杂八]论文的写作 |
主讲题目:论文的写作
主讲教师:北京教育学院 理科部主任 李晶教授
主讲时间:2003-4-2
主讲地点:朝阳区中学教研中心
科研成果的表现
学术论文
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文件
一、学术论文的格式和结构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结构与内容
(二)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
三、课题研究文件的写作
(一)课题研究文件的特点
(二)课题研究的文件格式与写作要求
四、如何写好论文
(一)拟定提纲
(二)动手写作
(三)修改润色
(四)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一、 学术论文的格式和结构
1.标题
2.作者单位和姓名
3.内容摘要--它概括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还可以对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价值评估。论文摘要应写得简明扼要,一般应控制在300字以内。
4.关键词--关键词可以看做是一组以词语形式表达的摘要,它比摘要更为简明。所摘出来的关键词必须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
5.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序(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6.注释和参考文献
正文
• (1)序论—序论要简洁,迅速地把读者导入本论,使人一看就知道你要研究什么问题,准备如何研究,有何意义。
*研究目的、理由和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说明论证方法。说明论证方法*对本课题研究历史作简要回顾,简要地交代一下研究的起点。,特别是表明论证过程中使用的新的思维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问题或提示问题讨论的结果。
• (2)本论—本论是论文正文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集中地对序论中提出的问题加以分解、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论部分结构安排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平列分论式。即围绕课题的中心论点设立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垂直关系,分别论证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呈平列关系,以中心论点论证,构成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格局。
*层递推论式。本论部分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中各层次之间呈递进关系。
*平列层递兼用式。
• (3)结论—结论是学术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结论部分的任务是将已经在序论中提出的中心论点在分析之后加以归纳总结。
*作者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答案。
*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的意见。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 这三者的关系是: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经过本论部分的充分分析论证,自然地得出结构。
注释
(1)注释的内容--注释是指对论文的引文标明出处,包括: ①作者与书名(或文章名称)。 ②版本。因为同一著作可能有不同的版本,为严谨起见,须注明出版社及出版日期。 ③页码。
注释有页注、章注、附注三种方法。
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专项列在著作或论文之后,将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考的主要或全部书目(包括作者与版本)列在后面。
姓名: 文献名 页数 发表处 发表时间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结构与内容
1.标题
2.导语
(1)概括介绍式的说明。(2)内容提出式的说明。
3.主体--报告主要事实和分析事实,最终归纳形成结论。
4.结语-- 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有的对全文的结论进一步强调;有的对事物发展进行展望等等。
(二)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
1.材料与观点结合:调查报告的观点是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它依附于材料,又统帅材料。因此,在调查报告中材料的地位和作用与在论文中是不同的。写论文强调的是逻辑推理,在充分说理中适当用事实作证;而调查报告则是大量地摆事实,在以事显理中恰到好处地进行说理。
2.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调查报告又不能停留在摆事实这单一的记叙过程中,它又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必须通过议论来实现点明、阐明观点的目的。这就规定了调查报告必须有议论的成分。
三、课题研究文件的写作
(一)课题研究文件的特点
1.课题研究文件的写作质量与课题研究程度密切相关。
2.课题研究文件不同于一般论文,有其自身的规范要求。
3.课题研究文件的理论性要求较之于一般论文更高。
(二)课题研究的文件格式与写作要求
1.课题研究的方案
(1)课题研究方案的格式
①课题名称
②问题的提出
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研究的迫切性;研究的必要性,特别是本单位或本人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研究的条件(可能性)等。
③理论假设
④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研究的哲学依据;研究的教育学依据;研究的心理学依据; 研究的学科教学法依据;研究的政策法规依据等。
⑤实施步骤与方法
实施步骤与方法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实验研究方法所要求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如实验类型、样组的确定和阶段性的目标等;二是研究和操作的具体内容。
⑥检测目标与检测方法
⑦成果形式
⑧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 问题的提出--主要回答“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 理论假设--主要回答“你想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 理论依据--主要回答“你是依据哪些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 实施步骤和方法--主要回答“具体如何操作”;
• 检测目标与检测方法--主要回答“如何证明你的解决方法是有效的”;
• 成果形式--主要回答“如何用材料来体现你的成果”;
• 实验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回答“如何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帮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研究报告
(1)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呈现新成果 *促进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
(3)研究报告的组成--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和附录
*研究目的 本部分还可能写成问题的提出、导言、引言、绪论等。①研究问题的性质,说明研究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②文献综述,即对以往研究的回顾。使人们清楚认识到以往研究的状况,尚存在的问题。③提出研究的假设和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
*结果 本部分要写明经定性、定量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要交待差民检验,以说明数据的可靠性。最好运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资料,表明研究的结果。
*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议论。其功能为:①解释研究结果,推出一般性结论 经过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研究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就需要讨论来说明。②建立与验证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检验\建立发展理论,揭示研究的理论意义是讨论部分的重要内容。 ③指出应用价值 教育科学很多研究都能直接应用于实际,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讨论部分应明确指明这一点,以便有利于研究结果的应用与推广。 ④提出研究的不足 讨论应指出本次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不足之处,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新线索,需要进一步研究等。
*结论 结论要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全部结果,使其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一方面表明尊重文献作者劳动,开扩读者的思路,帮助读者查寻引用文献的原作;另一方面也表明研究者对本课题研究领域进展状况掌握程度,有利于读者对此文的认可。
(4)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观点和材料要相结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研究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要重事实,从事实中引出观点。
②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材料不够确切的,没有经过核实的不要拿出来。看研究方法与结果部分,就可知道这篇文章的科学性了。方法部分要讲得清楚,交待得具体,条理分明。结果部分要形象吸引人,说明力强。有图有表有说明,图文并茂,就会使人一目了然。
③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证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实事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研究报告的理论水平。
四、如何写好论文
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原则上上述三种都可以,但是都可以略降一个档次。
包括:标题、作者单位和姓名、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序论、本论、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
(一)拟定提纲--提纲是论文构成的蓝图和基本逻辑框架,是由序码和文字构成的逻辑图表。拟定提纲就是先给论文搭一个骨架,即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构想以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记录下来的组成论文的框架结构。在拟写提纲的过程中,为了把材料组合成一个中心突出、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主次详略得当的体系。
1.提纲的内容:(1)明确论点。(2)精选材料。(3)排定次序。
2.提纲的形式:提纲有“粗纲”和“细纲”两种。
(二)动手写作
提纲拟定以后,要抓紧时间写作初稿。初稿要紧紧围绕提纲尽快撰写,最好一次就写完。初稿写成后,不要急于定稿,先把它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重读一遍,看表达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谨,更正明显的错误,改正字迹模糊的地方,等三五天以后再全面修改定稿。
(三)修改润色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不好文章就写不好文章。修改是文章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决定性作用的一环。
教学论文常见的毛病有:
(1)题目不妥。 其中包括题目过大,所定题目的容量超过了论文应有的限定;题目过小,所定题目难以准确概括论文内容;题目过旧,不能恰当表现论文的见解;题目过长,文字欠精练.
(2)观点不妥。 其主要表现为观点空泛,泛泛而谈; 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主观片面,有失全面; 零星散乱,缺乏概括。
(3)论证不力。其主要表现为有理无据,缺少佐证;理据相悖,自相矛盾; 论据不足,少说服力;材料失实,不能说明问题; 堆砌材料
(4)语言不精。其主要表现为词语不准确;句子不简练;语意空虚,没有实质内容;语意含混,意思纠杂;条理不清,逻辑紊乱等
(5)表、图繁劣。主要表现为表、图使用过多; 表、图安排不当; 表、图粗制滥造。
(6)引文和加注不规范。
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1.论点鲜明
(1)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属于全局性的东西,具有战略意义。它是纲,"举一纲而万目张",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纲",一篇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2)分论点--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地、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并列关系,各分论点分别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种呈递进关系,各分论点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第三种类型是上面两种情况的义叉。
中心论点:现行小语教参存在"四重四轻"的弊端。
分论点: ① 重分析,轻教学,教学意识不强; ②重内容,轻语言,训练意识不强; ③重教师,轻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④重统一,轻求异,创新意识不强。
学校德育要实现"四个转变"
中心论点:学校德育要克服长期存在的“要求过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就要逐步实现"四个转变"。①德育目标由划一性向层次性转变;②德育内容由服务性向规范性转变; ③德育途径由封闭式向开放性转变;④德育评价由理性评价向实践评价转变。
(3)中心论点的要求
①正确。②深刻。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所无”的见解来。如"转化一个后进生,等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的命题。 ③集中。中心论点要单一、明确和突出。必须"从头到尾一条线,中心论点贯全篇 ④新颖。要写出新鲜活泼的东西,切忌"千人一面"。
《怎样正确对待、灵活运用语文教参》--前不久听一位青年教师上《鸟的天堂》一课,当朗读完第八自然段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会觉得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此时,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说:"因为作者出神地盯着绿叶看,看久了,眼睛都看花了。"有的说:"叶子的颜色绿得太耀眼了,所以觉得它在颤动。"还有的说:"可能当时有一阵微风吹来……"
• 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从修辞学的角度来回答教师的提问,理解作者的描写。应该说,学生的回答已经够好的了,有经验的老师碰到这种情况必定会感到很高兴。可惜的是,这位老师给了学生当头一棒:“你们都说得不对,树叶在颤动,是为了表现榕树的生命力。懂吗? "课后,这位老师解释说:"教参上就是这样写的呀!"
(4)中心论点在什么时候提出,颇有讲究。
有的论文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叫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论文标题即论点;二是论文首句提出论点,如吴晗的《谈骨气》,一开头就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三是论文开头有个简短的引论,引出论点。
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论点的论文最多。
因为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就占有了心理上的"
|
阅读全文(3118) | 回复(0) | 编辑 | 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