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结 |
小工头 发表于 2006/5/31 18:58:58 | 在新浪家居图库闲逛,看到一幅图片,两扇房门之间的墙上挂了一个巨大的中国结,配的说明是“浓浓的中国结”,突然之间就觉得不自在。看看下面的评论,有人说“做作”,跟俺的感觉差不多。
俺一向觉得中国结是拿来糊弄老外的。老外对中国一无所知,咱跟他说“中国~China~”,他还是什么感觉都没有。怎么办呢?经过艰苦的努力,张艺谋终于被老外熟知。于是,老外一看到衣着简朴脸色蜡黄挺着大肚子的乡间孕妇就恍然大悟:“oh~China!”--这可不行,咱中国还有现代的一面呢。然后,章子怡又被老外熟知。于是,老外一看到除了发狠别的什么表情都没有的东方小美女就恍然大悟:“oh~China!”--这也不行,咱中国人平时哪有摆着这么一副臭脸上街的?再说了,中国是文化之邦,礼仪之邦,总得有个实体(搁IT那就叫硬件)出来代表一下吧。一开始推的是唐装,可这衣服不是谁都能穿出效果来的,稍不留神就成了土财主。终于,中国结横空出世啦~它造型独特,大小可调,能够广泛应用于宾馆饭店飞机火车出租车等等可能有老外出没的地方。老外一看这个结就恍然大悟:“oh~China!”--这下皆大欢喜了。可是,千里纵横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就让这么一个结给代表了吗?看起来好像中国联通暂且不说,它何德何能,怎么就成了“中国结”了?俺小时候压根就没听说过啊。不服!于是,俺发动了百度神功~战果如下:
“中国结是民间传统手工编结中特有的绳索饰品,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人的“结绳记事”──一种帮助记忆和供求关系信息。最早作为承载情感的中国结,是在男人出行时,女人用红布条悄悄地在他所挎的包袱上打一个死结,在外的男人解开包袱时,自然会想起不在身边的亲人,后来,也有女人用红色带子编织成带有篱笆状交叉的两个结,一个悄悄地送给男人,另一个藏于自己的贴身处,用以祈求爱情的彼此拴连。
“历史上的中国结又叫盘长结,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开始于唐宋,到了明清有人给结命名。这时候的结饰,不仅有着许多巧妙精美的编结技巧,而且被赋予许多吉祥名称和诗情画意;“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纹”;“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等等,精致的结饰,无不成为别开生面的情感载体。”
从上面这两段话,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第一,所谓“中国结”就是“中国人打的结”,居然能够从结绳记事扯起,够猛!第二,从第一个结论中的定义出发,可以推断“中国结”其实包含了N多种不同的样式,它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中国联通的那种式样;第三,最常见的中国联通式的中国结,它的真正名称叫做盘长结。那么,盘长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国结还有哪些类型呢?继续百度~战果如下:
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基本结从头到尾都是一根线绳,而且造型都是对称的。中国联通式的中国结,它完整的名称叫做“复翼盘长结”,是明清及民国时期女性服装上的盘扣(系扣子用的)的常用式样(感觉有点不好的意味……)。除此之外,中国结还有许多种类,例如双喜结、如意结、十全结、高升结、六耳团锦结、鹤结、凤凰结、龙形结绣球结、蝴蝶结、寿字结等等许多许多,而盘长结本身也包含了若干种变体。
小搜两下,就有这么多收获,不禁感慨: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简简单单的“中国结”三个字,居然隐藏着这么多东东。谁说中国人没有创意?个别人眼界不够宽又妄自菲薄,捧着一中国联通就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全部,其实后面的好东西多了去了。五千年的历史啊,值得我们去发掘去继承的东西太多了……考虑改行卖中国饰品?
最后给出一个介绍民俗知识的网站:中国古典民俗文化网(要是把“古典”这俩字去掉就更贴切了……)
http://www.myknots.com
|
|
|

.: 公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
|
«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 最新日志
.: 最新回复
|

blog名称:少年包工头的工作日记 日志总数:629 评论数量:1458 留言数量:56 访问次数:8982605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8日 |
|

.: 留言板
|

.: 链接
|

|